downloadGroupGroupnoun_press release_995423_000000 copyGroupnoun_Feed_96767_000000Group 19noun_pictures_1817522_000000Member company iconResource item iconStore item iconGroup 19Group 19noun_Photo_2085192_000000 Copynoun_presentation_2096081_000000Group 19Group Copy 7noun_webinar_692730_000000Path
Skip to main content

2013年 全球前15大太陽光電模組製造商
資料來源:GTM Research產業分析師/ Shyam Mehta (2010/12)

大家可能已經知道,市調公司GTM Research最近針對全球太陽能光電的供應鏈情況發表了第三份報告,即2010至2015年間太陽能光電的技術、生產和成本之前景展望(PV Technology, Production and Cost Outlook: 2010-2015)。就如同所有的分析報告一樣,此份報告內容主要以競爭分析為其重點特色,並且提出了關鍵性指標來為身處該產業中的各家業者進行定位,其評量準則可略分為以下幾點重要項目:

  • 製造成本
  • 銀行可融資性
  • 公司財務實力(資產負債表)
  • 模組的效率與性能
  • 市場銷售滲透率
  • 地區市場的佔有率
  • 品牌經營

 

The Top Fifteen Module Producers in 2013

在上述的評量項目中排在首波分析名單的是:成本、銀行融資、公司財務實力(資產負債表)、以及產品的效率與性能,這些都是評量項目中主要分析的重點。但要說明的是,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雖然可以詳細表述公司的經營情況,但對於一些未上市公司,或者單純以太陽能為公司經營主軸的企業而言,這樣的資料是不易取得的。

首先,我們可以由以下圖表看到所謂的「原始」(即未經調整的)成本,該圖表以各廠商最擅長的優勢技術,以及最低的單位成本來呈現此一比較表。根據2012年依技術和地區所分析出的「原始」成本資料來看,First Solar公司的馬來西亞廠仍將會在碲化鎘(CdTe)領域引領風騷,其超低的單位成本讓該公司與其他競爭者保持一段相當的距離,但與2010年相較,不論是結晶矽(c-Si)產品或者是令人期待的非晶矽(a-Si)和銅銦鎵硒(CIGS)技術,都在持續縮小與碲化鎘的成本差距。在c-Si方面,天合光能(Trina)、夏普(Sharp)、Solarworld和REC新加坡公司則各自在中國、日本、歐美和其他地區是最具競爭力的代表公司。而CIGS方面的佼佼者是日本的Solar Frontier公司,另外創益科技(Trony)和夏普則在單接面和堆疊式(tandem-junction)非晶矽方面位居榜首。

現在則讓我們把上圖的資料加入效率、性能和銀行融資等條件,然後整併成以下的表格。該表列出了在2012年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前15家太陽能光電模組供應商,其結果是根據各家廠商的產品效率與性能,以及銀行融資等資料對模組成本進行調整後所得,並且評比出各家的競爭優勢與有待加強的部份。在此要說明,經調整過後的成本評量指標並非是全面的,因為它並未包含公司的品牌、市場銷售滲透率、地區市場的開放程度、以及公司財務實力,如果將這些也列入評量中,相信部份廠商,譬如:Solarworld、夏普和SunPower公司將會有不錯的積分,因此若這份評量結果讓人感到不甚滿意也是可以理解的;然而,針對為廠商進行評量而言,它畢竟是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開始。可以引發人關注的是,除了單接面非晶矽之外,每個成本的型態均展現於此。包括SunPower公司,就有10家與結晶矽c-Si相關的廠商在名單上,其中有7家是中國公司,其他則分別是夏普和REC。而Solibro和Solar Frontier兩家公司則是CIGS的代表,另外夏普和正泰(Astronergy)公司則為堆疊式非晶矽的代表。總之,光是這前15大的廠商在2010年所生產製造的模組,其產能就幾乎達到全年預期生產15GW的一半了,而到了2013年,預估15家廠商合計的模組產能約佔總產能45GW的38%。

>> 參考原文(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