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wnloadGroupGroupnoun_press release_995423_000000 copyGroupnoun_Feed_96767_000000Group 19noun_pictures_1817522_000000Member company iconResource item iconStore item iconGroup 19Group 19noun_Photo_2085192_000000 Copynoun_presentation_2096081_000000Group 19Group Copy 7noun_webinar_692730_000000Path
Skip to main content

Novellus Systems諾發系統 談二手設備市場概況

Shannon Hart
商業開發部 資深處長

諾發系統

1. 可否為我們說明採用二手設備具有哪些優點?若從成本層面來考量,二手設備可以爲我們節省多少的費用?此外,購買二手設備還具有哪些好處呢?
簡單來說,一切都是供需問題。市場上
出售的機台增加了,二手貨的平均單價自然降低,因為資產價值壓低了。一旦市場吸納了二手機台,它的資產價值又水漲船高了。當然,也要看半導體廠實際所需的機台類型,例如.25micron的普通CVD機台就遠比 .13micron加強型的8吋機台便宜;製程的掌握度還是要看OEM (原始設備製造商)的技術水準而定。最後,晶圓廠可以向代理商選擇汰換下來機台的「現狀」或由代理商進行「修繕」,這種選項的購入花費較低,但因不同的製程規格,日後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調整修理費用。或者,晶圓廠也可以直接採購OEM翻新過的機台,如此大可不必為裝機、上線時的種種問題頭痛。市場上的二手機台良莠不齊,有些狀況非常良好;也有不堪使用的,不如購入新機算了。

2.依據您過去的經驗與觀察,您認為驅動二手設備市場的成長因素為何?又去年的金融風暴,半導體產業也受到波及,當時二手設備市場的情況如何呢?.對於2010年下半年與2011年的二手設備市場,您的看法是?
真的,一切都是供需問題。二手機台總數在市場上有限,不是大宗商品。
兩種情形市面上的機台出現增長:1)就是不景氣,有些業者破產,有些廠商下修產能,淘汰不需要的設備;2)製程走向轉變,或者消去一些步驟。而在需求面,我們見到的就是三種情況:1)業者增加產能;2)建新廠,特別是在新興市場,因為新的生產線需要舊廠的完整支援;3)周邊技術和市場興起,例如MEMS、太陽能、LED,這些領域都可以運用半導體設備。

2009年的情況十分有趣,起初,二手機台一路看旺,但晶圓廠已逐漸調降產能,壓低財務槓桿;不幸的,也有企業破產。下半年的情況卻正好相反,由於晶圓廠卻一路調高產能利用率,造成供應已不如前,逼得必須快馬加鞭,才能滿足客戶需求。

2010年可說是二手設備大利多的一年。我們相信目前這股需求力道強勁不退,可望繼續到2011年。可是市面上比較好的二手機台卻呈現快速縮減。

3. 針對二手設備市場,Novellus提供哪些產品與服務?未來還有那些計畫?又過去兩年來,貴公司二手設備客戶在全球的分布情況為何?
我們完整供應從6吋到12吋的各種翻新設備,但以8吋製程機台為主。按技術劃分,我們的強項在以Concept 2 Sequel技術為核心的各型PECVD機台。此外還包括WCVD、HDP-CVD
、CMP等。前面也提到過,我們的市場眼光超越了半導體產業,而放眼相關技術發展,積極開發相對較低成本的解決方案,以滿足客戶的技術需求。我們的翻新設備客戶全球都有。台灣佔差不多百分之15

4. 當進行二手設備採購時,買主需要考量哪些關鍵要素以進行評估,請您提供專業的建議?
我大致分成以下四個面向來說明:1)支援-包括供應商所能提供的硬體、軟體、製程支援項目,還有無論是直接洽購或透過仲介,有效的軟體使用授權也不能忽略;2)時間成本-是否能按照既定時程表進行快速量產,一天的延遲需要付出多少代價?;3)技術-例如客戶是需要建立一條成熟的0.18um生產線,還是有意進軍先進的90nm製程。必需的支援愈多,時間就愈是關鍵因素;同時,技術愈先進複雜,就需要取得設備
原廠的更多支援。最後,不可忘了機台品質,無論是經過修繕或「現狀」的設備。

5.貴公司所提供的二手設備產品與服務,具有哪些市場優勢?
我想在這裡明白的表示:我們的目標客戶不是只在乎價格的族群。如果您要尋找的是能提供最低TCO(total cost of ownership),並確保您可以毋須費心處理不可預知的製程問題,以最順利的方式如期地量產,OEM的產品與服務理當視為首選。此外,我們仍然提供了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價格,主要是因為我們在經濟規模和效率上的優勢。我們比任何業者都有更多的Novellus機台,更比其他的中間商擁有豐富的維修實作經驗。

文: SEMI編輯 / 高偉玲 整理報導 (2010/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