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wnloadGroupGroupnoun_press release_995423_000000 copyGroupnoun_Feed_96767_000000Group 19noun_pictures_1817522_000000Member company iconResource item iconStore item iconGroup 19Group 19noun_Photo_2085192_000000 Copynoun_presentation_2096081_000000Group 19Group Copy 7noun_webinar_692730_000000Path
移至主內容
2024-05-08

智慧製造活力再啟:AI 重塑市場競爭新格局

回顧自 2011 年起,德國政府喊出工業4.0,帶動全球製造業智慧革命,成為機械和製造業的焦點議題。這兩年高速發展的AI(人工智慧),再次掀起一波「智慧化浪潮」,讓大眾對未來的製造業樣貌充滿期待。如果深入觀察製造業,可以發現從工業 4.0 之前就有的自動控制、工業通訊、機聯網等在製造場域中採用的新技術,有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兩大目標,而AI的出現也同樣為滿足更高的效率與效能需求。尤其是 Edge AI 的興起,可將AI運算從雲端下放到邊緣設備,大幅提升即時反應能力,開啟更多應用可能。相較於以往的自動化或智慧化技術,AI 對製造業的影響更深、更全面,因此導入的思維也有所不同

 從長期來看,目前的 AI 仍處於發展初期。以電腦發展的進程為例,早年的大型電腦為封閉式架構,直到 IBM 推出個人電腦後,各種協會組織制訂出開放性標準,讓投入廠商有依循的框架,並紛紛推出高效能且可相容軟硬體產品,使電腦普及加速,整體市場也因此快速成熟。對照 AI 發展,我相信未來在推動 AI 也會是走一樣的路,以訂定國際標準作為量化基礎,AI 產品才有機會往高效能、標準化的目標推進,幫助導入成本快速降低,進而推升企業建置的意願。例如 IRAM(Industry 4.0 Readiness Assessment Model)工業4.0就緒性評估模型,曾協助半導體供應鏈組織評估與追蹤智慧製造技術部署進度,並制定數位轉型路徑圖。這些已經通過市場檢驗的產品與工具,就不必重複試錯、調整架構、立即可使用。

 AI 逐漸普及後,預期將形成新的產業競爭。許多人討論,哪些工作有可能被 AI 取代?而我認為未來被 AI 取代的並不會是特定產業,而是「不會用 AI 的」工作樣態。在產業及供應鏈發展上,也是相同的道理,只有願意與時俱進的企業,才會在每一波浪潮後進步。舉例來說,機台設備的操作或運作,以往只能靠老師傅依據經驗法則判斷,AI 導入後就可將老師傅的專業量化為數據,用數位系統監控機台,此外還可結合 Edge AI,在機台邊緣即時分析數據,快速偵測異常並自主優化參數,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,藉此保有彈性,克服專業知識因少子化傳承不易、勞工成本漸高、產業效率不彰等困境。

 從智慧製造角度而言,AI 無疑是製造業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的關鍵技術。然而 目前AI 應用尚未成熟,且技術發展並非搶頭香,NVIDIA 經過數十年的累積,才展現今日市場價值,無論是 AI 或其他技術革命,成功關鍵都是一步步累積、堆疊基礎。再以台灣半導體業者為例,他們在工業4.0名詞還沒出現時,就從耕耘服務客戶的角度出發,著手蒐集數據、優化製程,這種以終為始先釐清自身需求,再逐步建構紮實基礎,才是 AI 導入效益可以順利展現成效的作法。

 放眼未來,AI 帶來的產業變革已成定局。過去製造業經歷過許多技術變革,然而 AI 除了是全新技術典範,影響所及更涵蓋營運與製程系統,翻轉營運模式。製造業者理解 AI,掌握 AI 外,還必須釐清自身產業應用需求,再依照供需兩端狀況制定完整策略,讓 AI 系統的建置效益與成長曲線相符,重塑企業活力。
 

林其鋒
SEMI智慧製造委員會委員
研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